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校园新闻 >>正文

回归育人初心 中国高校方可纵横一流

www.ijjnews.com  2017-07-10 18:05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的研究型大学,甚至是一流大学,能否在二三十年后培养出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在很多国外学者看来,中国高等教育的硬件已居世界一流。但在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上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我国高等教育要如何回归人才培养之本位?高等教育现代化有哪些实现路径?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将如何创新?日前,2017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京圆满落幕,但所商讨的高等教育如何回归育人初心并追赶世界一流大学之计,永不落幕且将继往开来。

  回归何处:本科教育征程未有穷期

  当前,我国各高校都在制订“双一流”建设计划,推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但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如课程体系过于僵硬化、专业设置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及应试教育影响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原因何在?

  “‘重科研轻教学’在反馈报告中占比极大。”南京大学校长陈骏指出,当前大多数高校还未透彻认识到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才培养创造优良环境,因而在学科建设中并未将教学放在首位;在师资队伍建设中,教学仍处于科研从属地位,很少有学校为开设课程引进头衔教授;从教师自身来说,也没有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

  “立德树人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大学之道。”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强调。

  如何解决重科研轻教学之难题,使高等教育回归教育教学育人之本?

  科教融合历来是高校提倡和改进的方向,也是一体两面的统一体。为此,中山大学一方面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增设学术前沿和学术训练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更前沿、更及时的学术养分。另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落实本科生导师制,要求所有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对本科生开放,逐步将本科生培养作为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的绩效考核指标,并要求院系在第一课堂设置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进而促进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

  从教必育人,育人必从教。“在本科教学投入大幅度增加的两年里,教师上讲台的比例从原来的69.7%增长到了85%。”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介绍,教学督导现已做到本科生课堂全覆盖,未来实现教授100%上讲台的愿望距离虽长但不遥远。

  科教相长,是高等教育主体的回归之道。课堂作为教育教学之载体,是高校育人育才的主渠道。打开国门看教育,美国一流大学教学改革的10年,有识之士高声疾呼由重科研轻教学之风向教育教学回归。于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由重视能力培养变革为注重全球意识、适应社会及科学素养等理念的强化;斯坦福大学则通过通识教育和跨学科教育进行交叉性教学;布朗大学设置80个本科专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了课堂学习自主性等。

  第一课堂通过系统的知识学习,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即“一专”;第二课堂通过丰富的活动及讲座拓展学生多方面素质和能力,即“多能”。“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紧密结合,既使学生有一专之长,也能发掘其多维的发展潜能。”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指出,回归教育教学,还需第一、第二课堂协同推进。

  实现路径:学科建设现代化潜滋暗长

  “学科建设水平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支撑,学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吻合度是衡量高校学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杜玉波指出,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拼的就是王牌学科专业以及这些学科专业是否具有市场及前瞻性。如此,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推进之路似乎有了方向指示牌。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紧密的伴生关系。以往,高等教育更强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而现在则是支撑和引领并重。”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指出,今后这一引领作用还将进一步凸显。尤其当前作为国家战略的“双一流”建设正在积极推进中,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也尤为迫切。

  方向有了,能否落地是关键。吉林大学则紧紧抓住一流学科建设这一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点环节,优化学科布局调整,设计实施“双一流”过渡期建设。目前该校已有11个学科领域在ESI进入全球1%行列,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凝练学科建设方向,集中力量,在3—5年内打造10个左右的一流学科和学科群,进而通过发挥学科建设重点环节的关键作用带动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

  “学科是大学发展的基石,是教学、科研、师资等方面实力的集中反映。把握住学科建设就等于牵住了‘双一流’建设的‘牛鼻子’,‘双一流’建设就有了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还会远么?”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问中有答,高等教育现代化实现路径呼之欲出。

  当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以世界最先进的高等教育为目标参照进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还需在全球和区域视角及愿景下,利用全球化平台实现跨越发展。

  目前,“一带一路”不仅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战略,也是一项国际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如在巴基斯坦2025高等教育发展愿景中,将以中巴经济走廊进行区域连接,传播最先进知识和技术,不断促进巴基斯坦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

  “高等教育是一个模型,在全球及国家层面均有不同内涵,必须以国际视角审视高等教育现代化。”巴基斯坦高等教育委员会成员、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前校长穆罕穆德·阿斯加尔建言。

  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

  大学的价值不在于教的内容,而在于大学活动及学生的交谈与讨论,或是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实践学习技能。

  “中国特色不应让位于世界标准,我们的人才培养也不应让位于其他国家的一流大学,要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表示。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高等教育是要为学生未来奠定基础。那么,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

  交叉学科或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只是建立一个或几个交叉学科项目,而是要从教学培养模式入手,构建一个多样化、多模式及个性化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和流动自由。如北大依托元培学院,联合了数学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等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特别是生命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在于培养学识宽、基础厚、适应力强且致力于科学的领军人才。

  为此,北大还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较大的结构性改革,其中最重要一点是确定和凝练各专业所需的最低学分要求,允许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创新。因此,理念上要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从体制上打破院系之间的隔阂和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

  作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中重要内容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如何与世界范围内的教育资源联动?

  “对学生来说,我们如何提供更有意义的服务?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怎么为他们创造学生间的共通体?”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副校长马丁·卡罗尔介绍,该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始终思考着这两个命题。

  如此,就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深度融合。马丁·卡罗尔介绍,如悉尼大学的学生和墨尔本大学及查尔斯达尔文大学的学生都在同一个空间,他们可以在信息技术构建的聊天室里互相分享知识并进行讨论,以往必须要到校园的教室才能接触的学习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跨时空融合。

  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原住民”,如何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手段和方式实现未来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现代化需特别关注自主信息技术研发,使不同区域的学生通过技术手段不仅能完成联合学习,学校还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分析学生的学习足迹,记录学习过程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指出。

  “注重‘互联网+’教育手段,就有可能在未来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变轨超车。”吴岩认为,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跨越时空限制,创造不同区域学生之间的联动,而在联动之下形成“学习社区”,教师角色也将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习社区教练,帮助学生在学习社区中互联与互动。

标签:育人
责任编辑:张茜茜张茜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