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教育前言 >>正文

本土名师带你“看穿”高三省质检 寒假查缺补漏正当时

www.ijjnews.com  2017-02-06 16:16  来源:晋江新闻网
  

  1月16日,2017届省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单科)开考。此次省质检各科试卷有什么特点,下一阶段复习应注意哪些问题?本报邀请养正中学、季延中学、晋江一中的高三年一线名师作解读,为考生提供备考建议。

  一线老师提醒,考生可利用寒假假期,好好梳理自己的知识薄弱点,合理安排时间,做好补缺补漏工作。

  语文(庄清海 晋江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试卷分析:

  稳中有变。相比去年全国课标Ⅰ卷,试卷题型与赋分有所变化。现代文阅读选考改为必考,其中论述类阅读设置两道选择题及一道主观题,应该是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实际完卷速度而做出的调整。难度适中,由易渐难。

  强化能力考查。实用类阅读注重考查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文学类阅读注重考查文本深层含义的理解,两者都弱化文体相关知识隐性考查。古诗鉴赏考查对诗人复杂情思的具体分析,难度较大。语用题重在考查特定语境下的语言运用能力,相对灵活,可惜语病题出得有些不够严谨。

  作文题为任务指令型材料作文。要求解读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对历经三年申遗成功的“二十四节气”发表看法,既有传统文化话题,又有时代语境,具有较大写作空间。材料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认知(老祖宗的智慧)、审美情趣(久违的诗意)、现实需求(都信息时代了……)方面的提示,都可以作为写作的角度,拓展至论述传统文化。而申遗作为特定语境,可以用以强化观点的合理性。

  复习建议:

  强化审题意识。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趋势不可逆转,因此,要训练读题能力,明其所问,才能答其所问。要能够读出问题的对象、范围以及背后考查的能力层级。

  强化文本意识。文体知识只是提供答题方向,命题更倾向于考查文本解读能力,因此,建议通过练习、研究高考真题,提升根据问题需要筛选、整合文本的能力。

  强化思维训练。任务类作文对思维要求高,平时要对材料出现的核心概念或核心事件熟练运用发展、联系、全面的辩证思维来做具体的分析。言其内涵外延,谈其因果利弊,并能够呼应其他说法,作辩驳分析。建议重点借鉴各省市质检所发例文,认真分析体会。

  数学(陈浩 季延中学高三年数学老师、中学高级教师)

  试卷分析:

  本次高三省质检理科数学整卷难度偏难一些,主要体现在第20、21题起点较高。题型结构、难度结构稳定的同时,突出能力核心素养的考察,很好地突出新考试要求。试题创新点较多,更加注重应用性和综合性的考查,也体现对传统文化的考察。

  试卷充分体现了全国卷的命题结构特征,主干知识重点考查。试卷突出了对三基、数学思想和通性通法的考查,立足多思少算。试题坡度平缓,让考生能逐渐进入状态,很多试题让考生觉得似曾相识,但又必须积极思考和分析,既注重对知识的考查,更重视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

  创新试题较多,第5、10、12、15、20(1)题都是比较新颖的题目,题目不难,但需要考生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提炼,考查考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题目也有一定的导向作用,高频考点(选填题)有复数、集合、框图、线性规划、图像,平面向量,与球有关的立几、三视图,与圆锥曲线定义有关的解几、函数与导数。从难度来讲,对三角和数列选填题要适度创新并提高难度,立几和解几适当关注平面几何的考查,这对学生来讲是个难点。

  知识点间的关联自然,综合自然得体,例如第6、7、10、16、20题,这些题目的交汇恰到好处。

  复习建议:

  零星抢分,重点加强,各个击破。对照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找出高考的高频考点,即几乎每次都考的知识点和考试题型一一列出,看一下我们落实了几个,落实到了什么程度,可以通过平时的考试和省市质检的情况来把握。先从效率高见效快的开始,这就是所谓的零星抢分加强,例如:线性规划、二项式定理、与球有关的立体几何选填题、平面向量的选填题等可以考虑各个击破。

  专题复习(2017年4月至5月初)。专题安排:(1)集合、常用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与导数;(2)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3)数列;(4)立体几何;(5)解析几何;(6)概率与统计、推理与证明、计数原理、算法初步、复数;(7)选修模块;(8)选择、填空题专题。

  综合训练(2017年5月至5月中旬)。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冲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强化考试技巧和应试心理,并发现复习中的薄弱点和易错点。通过补偿性训练,进行补缺补漏,逐步完善。

  物理(陈少勇 季延中学高三年物理备课组长)

  试卷分析:

  物理科试卷难度适中。在试题的命制上,遵循新的考试大纲,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及实验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体现考纲的新变化。2017年高考物理考纲最大的变化就是选修3-5从选考内容改成必考内容。这份试卷的第6、14两题就是考查3-5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但原子物理没有涉及,可能是考虑到各个学校的进度不同。另外,这两道题考查的比较基础,可能也是出于这一方面的考虑。但需要注意的是,动量这部分难度可以加深到很难,所以平时教学时要注重加深提高。

  知识覆盖面广,重点突出。试卷涵盖了直线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功能关系、碰撞与动量守恒、万有引力定律、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等几乎所有的必考内容,覆盖面很广,知识点多。对于高考的高频考点和难点,比如洛伦兹力、电磁感应、弹簧类问题等也都给予了重点考查。

  注重实验能力的考查。试卷的11、12两题都是考查实验能力。第11题考查相对基础,第12题的电学实验比较灵活,难度较大。第12题考查电表的改装,学生只有充分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做好这道题目。

  复习建议:

  巩固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必须牢固熟练地掌握,高考就算是再难的题目,也是从基础演化而来的,所以掌握好基础才是硬道理。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进而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重视对重点和难点的提炼。对于各个章节的高频考点、典型例题以及难点进行梳理和提炼,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逐一进行突破。

  注重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后阶段复习可以减少单一知识点的试题,增加知识点综合性和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注重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高考实验部分是比较灵活的,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平时要注意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实验的综合分析能力,从而突破实验这个难点。

  化学(张景松 养正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试卷分析:

  化学试题源于教材,以考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为主线,注重方法、突出能力;重视实验,倡导探究式学习;稳中求新,稳中求变,加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查。考查的知识点分布稳定,整体难度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个别题目情景新颖,考查灵活,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再到核心素养转变的趋势。

  依托课本内容实现知识迁移。试题十分注重考查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选择题只有14道,为了保证试题效度,注重学科内综合,在考查内容设置上,每道题尽可能地扩大覆盖面,例如第5题考查了化合价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实质、活化能、反应类型等一系列知识。第7题考查了Al、Fe、C、Cl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非选择题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不仅注重对主干知识的考查,还注重对知识的整合,考查方式灵活多样。考题的内容与课本的联系增大,如15题中对于某含氧酸盐XYO3的考查,16题对酸碱中和滴定的考查,18题与离子交换膜法的氯碱工业高度相似等,为课本上内容的延伸,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

  考查化学核心素养,兼顾科学探索与生活气息。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突出化学核心素养。如第15题在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延伸和创新,既考查了元素周期性规律,更在此基础上考查了电子式、水解反应、溶度积常数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这样的命题方式需要考生摆脱定势思维,在新情境下整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大部分试题的背景选取于生产、生活实际或科学实验,注重考查考生知识迁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建议:

  新课标及全国卷Ⅰ都倡导的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在试题中得到具体的体现。省单科质检实验试题特别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考查了基本操作、常用仪器、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实验分析、环境保护等,试题在解释实验原因上对学生的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于中学的探究性实验教学,对脱离实验的化学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引导今后的高三复习重视实验教学,回归化学本质。

  地理(蔡清祥 养正中学高三年地理老师)

  试卷分析:

  以人地关系为主线,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试题素材来源多样、新颖,以贴近生产生活等社会现实的题材搭建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人地协调观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如4-6题以福建某村米粉企业生产发展变化为背景,反映出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对米粉企业生产的影响;15-17题以陕西关中地区的民居(半边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尊重地理规律,适应地理环境,因地制宜、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凸显能力立意,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试题的设问层层递进,富有思维含量,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全面考核了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试题出现的一些“陌生概念”,如选择7中出现顺坡农作、等高草带、等高土埂等,试题没有提供答题需要的相关信息(如景观图、相应的文字解释),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并对已有知识重组,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突出地域性,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试题立足区域揭示地理问题,中外结合,多层次、多角度、重分析、重探究。试题图文材料结合,设问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养成区域认知能力,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如13题重点从选项中该区域某项人类活动集中开展的时间进行思考),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复习建议:

  落实主干知识,构建知识间内在联系。学习首先要立足基础和主干内容,弄清、弄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与过程,“以不变应万变”;进而将着眼点放在其迁移应用上,顺利实现对所学知识进行加深拓展。

  注重能力培养,学会分析地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例如,老师可通过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提供更多的让学生分析、解决新问题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在平常课堂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引导。

  强化图文信息的获取,提高信息意识和能力。应了解各类地理图表信息呈现的特点,学会准确、全面地从中提取显性和隐性的、定性和定量的地理信息;并要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地结合,以获得完整的、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加强对区域地图等图像判读能力的训练,逐步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

  政治(张玉英 季延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试卷分析:

  政治试卷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凸显政治学科的时政性。紧扣时政,以时政为契机,引入新材料,构建新情境。比如,美联储加息、从严治党、全球治理、“二十四节气”申遗、世界互联网大会等。

  考查形式符合全国卷的特点和要求,结构严谨、题型丰富。比如,选择题覆盖计算类、传导类、图表类、自然科学类、古文类、漫画类等题型。

  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引导学生提高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比如,主观题第27题以“二十四节气”为素材,考查其成功“申遗”的意义,第28题以乌镇历史文化为素材,考查文化传承与创新。

  密切关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比如,选择题第9题以公民如何正确参与民主选举为契机,强化公共参与,做一名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第11题通过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凸显法制意识;主观题25第(2)问概括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引导学生政治认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信念;27题第(2)问凸显理性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辩证分析问题,做出理性解释、评析。

  复习建议:

  围绕全国考试大纲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对主干知识的落实,尤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要做到知识线索清晰。

  注重全面提升各方面能力。在掌握基础知识基础上,基本的应试方法、基本的思维、语言表达的层次性逻辑性也要加强。研读考纲四种能力要求,尤其要重视准确、全面“获取和解读信息”。

  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时事素材引入是政治命题的重要内容,学生必须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通过看报、看时事等途径尽可能多地了解关注一些时事话题,特别是关于国家层面重大战略的话题,而且要有一定深度的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拓展知识视野,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提高已有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重视高考真题演练。高考真题是最可信的备考资料,通过演练、研究高考试题,特别是研究高考试题参考答案,可以把握命题思路,掌握表述方法、提炼关键信息点。

  (记者_陈海勇 董严军 文图)

标签:省质检|复习|备考
责任编辑:蒋妮蒋妮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