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考试·培训 >> 名师专家团 >>正文

关于语文,我不得不说的话

www.ijjnews.com  2016-02-02 11:41  来源:《北京文学》
  

  之一:语文你怎么啦?

  (一)

  语文教材的确落后,说起教材落后,批评者总会举一些建国后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作家作品,如秦牧《土地》,杨朔的《荔枝蜜》,吴伯箫的《猎户》以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等,言起思想方面的种种局限。怎么就没人说《出师表》?它不过一个封建臣子对主子痛哭流涕死心塌地的表态。思想的局限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此类文章有的行文之乏味,写法之单调,大大地丧失了汉语的诗性特质,令人难以卒教,难以卒读。有道是“文以载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二千多年前的古人不是讲得够清楚了吗?

  (二)

  都说教法死板,依据之一,就是教师照本宣科。教参只是教法之一,人家不是讲得挺客气——“参考”。要怪只能怪教师过于迷信教参,当然,教师也有苦衷,考试摆在面前,答题总得有个标准。或曰:不是教师没有个性,而是标准太重要。据我看来,问题的症结并不在于教师是否依据教参的那一套,把所谓的标准答案告诉学生,而在于除此以外,教师有没有激发学生发表不同看法的热情,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发表不同看法的机会,有没有容纳不同看法的胸怀,有没有中肯评价不同看法的才识!

  (三)

  都说考法落后,一是标准化试题满卷飞二是刁题不少。的确,标准有悖于语文之个性,语文的个性不在于精确严谨,而在于模糊多义。常识的东西标准一下,倒也无妨,见仁见智的东西则大可不拘一格。至于刁钻古怪之题,则应仔细辨析,当然,刁钻古怪绝对是不好的,问题在于界定的标准是什么?想当年陈寅恪先生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拟国文试题,出了个对子考,出句是“孙行者”,结果舆论大哗,批评陈先生“开历史倒车。”你道此题刁是不刁?若以此考考我们现在的老师教授学者们,恐怕落马的不在少数,更不必说学生们了。然静心研析,陈先生的对子考,貌似趣玩,实则蕴含丰富的文化因子,绝非搞文字游戏,寓深刻于简单,化高奥为情趣,试题出到这份上,那才叫绝,绝题不是刁题。据载,当年对句为“祖冲之”的日后有的成为数学家,对上“胡适之”的有的成为人文学者。

  之二:语文能找着北吗?

  (一)

  说到语文费时低效的问题,大凡论者总会引用吕叔湘先生的一番话:十年的时间,2700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有人给它冷静地算一笔账:按每天学习7小时满算,2700多课时远不足一年。这与古人十年寒窗苦学一门语文相比,也就见怪不怪了。以古律今,固然不妥;观今鉴古,却不失启发。世易时移,语文能找着北吗?

  (二)

  语文的结太多,知识与能力之争就是一个。说是重知识,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但知识与能力并非矛盾对立,没有知识,何来能力?知识与能力重要的不是孰轻孰重的问题,而是如何据时侧重的问题。小学阶段,多强调些知识的积累;中学阶段,多侧重些能力训练。而今日之语文,知识与能力却处于一种“错位”状态。君不见小学生正为理解分析而焦头,而中学生还在为一些基本字词而烂耳,语文教学怎么不会“少慢差费”呢?“错位”现象不改,即使用尽此法彼法,把语文课搞得雷声阵阵,也下不出几滴雨来。

  (三)

  当琅琅的书声不再成为语文课上一道独特的风景,是否意味着语文已偏离了方向?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少年来,从琅琅的书声中人才辈出。而今日,无论是说教的声音还是争论的声音早已湮没了动听的读书声。莫非是急功近利的社会使人摒弃了读书这道美餐?

  反璞归真,还语文以琅琅的读书声吧!

  (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道”,据我理解,既有“为人之道”,又有“为学之道”。“为人之道”暂且不论,语文的“为学之道”又是什么?“习惯”两字至关重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乃是学好语文的不二法门。常读勤学,善听会说,关注生活,随时汲取……无一不是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大搞卷山题海,可能图利于一时,但绝不能受益于终生。当我们的学生抱个高分回家,却书写不规范,背不出几篇名篇佳作,写不出一段通顺的文字,说不出几句得体的话,无疑是对语文教育的最大讽刺。

  (五)何谓“语文”?众说纷纭,但都离不开语文这一点。西方学者云:“语文是储存传统的水库。”我们说它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至于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东西方也是所见略同。然而,汉语言所蕴涵的丰厚人文精神则为西方语言所不逮,甚至在中国人眼里,语言这一工具也是充满不定性,王力先生曾形象地说过:“西洋的语言是法治的,中国的语.言是人治的。”所谓“得鱼忘筌”、“得兔忘蹄”、“言外之意”都体现中国人对文的理解和追求。在中国人看来,语言是人与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人们只有越过这道屏障,才能进入一种近乎诗的境界,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而它靠的不是逻辑推理,而是意会感悟。所以,学好语文,全在一个“悟”字,有悟就有感觉,跟着感觉走,绝对错不了!

  (作者 汪波)

标签:
责任编辑:吴择吴择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