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产经频道>> 企业频道 >> 新闻资讯 >>正文

东石伞业“自动化”破局欲重获新生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17-03-07 16:57我来说两句
  
晋江伞企对自动装配系统热切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东石伞业发展转型的艰难与对重获新生的渴求。对于已经拥有“伞都”称号近15年、拥有制伞行业30年的东石来说,迫切希望能够借着自动化破解发展困局,重新回到聚光灯下。

  新闻调查

  破困局东石伞业要跨四道坎

  这几年,东石制伞行业增速慢下来了,工价上涨、材料上涨、激烈竞争、汇率变动……种种阻碍形成东石伞业想努力挣脱的困局。

  作为这一困局的亲历者,制伞企业家的感受最为深刻。在东石伞业公会成立15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东石相关企业和业内专家,剖析这个困局背后形成的原因。

  A.自动化生产与配件标准难统一

  制伞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工业发展正常的流变,要向自动化生产转变,减少用工。对东石制伞行业来说,亦是如此。“如果自动化比较成熟,那我们工厂就不用头疼招工问题、管理工人的各种问题和雨伞行业淡季旺季对生产的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从业人士牛经理表示。

  然而,从东石伞的发展来看,以出口外贸为主的30年发展历程中,为了应对国外不同国家的生产需要及不同客商的需要,形成品类众多、规格繁多、各家企业不同的伞具和配件,标准化无从谈起,在整体环境好的时候,也不为大多数企业所重视。

  “因为每个国家对伞的需求、要求都不一样。也就是这样的外部环境要求,东石伞企尽管能够做出不同的伞,但都无法达到足够大的体量。”陈彤认为,从东石伞发展的源流来看,走出口的路,是标准化很难统一背后追溯出的原因。

  这种昔日以能够应对外商多种不同生产要求的优势,现在却成了东石伞业继续向前的阻碍。“每个厂都可以生产好多种类的伞具来满足不同厂商的需求。比如中棒的厚度、长短等不同规格就可以达到20多种,而且,在长短、计量单位上都不一致,有的用英寸、有的用厘米等。”集成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郑勇城告诉记者,这造成很多配件都需要成品伞工厂自己做。连长度上都无法满足通用,想要做标准化还很难。

  事实上,近几年在前道生产部分,东石伞企通过产学研合作研发出了钢槽自动生产线、自动中棒机、自动和碟机、自动冲孔机等自动化生产设备,但是在用工量更大的中端、后端部分的自动化进展艰难,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

  然而一线从业人员的不断减少使得推动自动化的要求变得极为迫切。“要知道缝伞的一线员工组成的年龄层更大,自动化换工的要求更为迫切。”全国制伞工业协会会长蔡卓燐表示,“现在是出现了中棒自动装配系统,但是对自动化要求更高的缝伞部分,实现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同区域过度竞争

  区域内部的过度竞争是东石伞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颇感无奈的现实。

  “我们这边为了订单,有时候会出现不同企业互相拆台的情况。因为东石这边大家都是全部包给自己做,大家都想自己能够多赚一点是一点,不会考虑整个区域的利益。结果就会出现一个厂商同时收到东石20多家企业的报价,过度竞争。”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苦笑着说,“结果这种过度竞争反而造成整体失利,利益实际上流向了客商,而以后的价格就更上不去。”

  “我们一直在说抱团,但就是抱不起来,原因就在这里。”他对比浙江的情况:“而浙江那边的企业就不会,他们比如说这家接下这个单,因为他自己也固定生产几个规格的伞,如果接下的其他规格的单,他就找其他厂去生产,这样在区域内就可以消化订单,大家互利。”

  “合字难写。”王翔鹏感叹,“早些年我们就考虑订立标准化的问题,但是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无法形成共识,也推不开。”

  事实上,从东石区域来看,竞争市场中几家比较大的成品伞企业各自体量差距并没有大到使得其中的某一个能够有最大的指挥权来引导行业,制定某个能够从属的规范。现在的情况下,如果几个大的伞企不能够合力,那么内耗的情况会继续下去。这种内耗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造成了区域整体效率的降低。

  “因为这样,东石一些比较大的伞企实际上都自己生产上下游零配件,只有少数几种伞布或者配件需要配件厂供应。”陈彤认为,这造成了区域内部之间更加分离。原中国日用杂品协会会长尹果为认为,东石伞业公会应该充分发挥其在行业中的作用,带动区域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协调企业之间的问题。

  C.订单品类杂导致生产效率低

  伞具市场依然广阔,尽管近几年东南亚和国内浙江等和东石伞竞争,但是短期内东石伞的先入者的优势不会改变。“现在外商对什么样的伞去哪里找有很清晰的概念,传统出口、中高端的伞,就来东石;浙江的走低端可以冲量。”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所以订单一直都还会有。”

  但是原始积累起来的优势还能持续多久?随着浙江伞走出去,依靠品质的提升和区域效率,不断获得认可,外贸市场上已经比较多地出现浙江伞的影子。“我相信,如果你的品质稳定、价格合理、交期快,哪个客商都愿意要你的产品。”王翔鹏认为,雨伞其实没那么复杂,客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产品要稳定,“我们因为业内竞争而向供应商让步,就这样让步成惯性,客户要什么我只能做这个,供应商主导了我的工厂生产什么。”

  东石伞业公会名誉会长萧清伦对此表示认同。他指出,对外贸易不同国家有不同要求,所以东石的伞具实际上就是以外单订单为准,配件厂又以接的订单为准,所以都做不大。

  “我们现在不是愁没订单,而是种类多,愁做不出来。做不完,欠货太多。”王翔鹏告诉记者,工厂制造业怎么才能赚钱,只有做单一、高效率的才能赚钱快。浙江当前的模式就是固定几种产品,不完全被动生产。

  一直以订单为导向,工厂不断变换标准,效率降低,“这样迟早会被拖死。我们现在就在尝试自己推动几种主要规格型号的伞给客商,这样每一种的量就会大。”王翔鹏认为,这相当于在内部进行一些标准化的尝试。“开始以我的工厂来主导市场,我不要再让市场主导我的工厂。这样推行下去,我所有的材质、供应链都要配合我去做,也可以提前备货,提高上下游的效率。”

  D.培养自主品牌周期长见效慢

  以代加工为主的东石伞业,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竞争加剧,利润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可观。自主品牌利润率相对更高是所有人的共识,也是这些年一些伞企面对日益压缩的代工利润下,不得不去走的路。

  “自主品牌的培养很重要,贴牌已经不赚钱了。”雨中鸟总经理助理丁敬堂告诉记者,中国品牌要在国外推开不容易,“你要知道,日本、德国的品牌走了几十年才走出去,才被认可。中国品牌走出去要获得认可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走自主品牌的有梅花、雨中鸟、佳乐美等。作为先行者的梅花伞业,走了10年,才能够在欧洲实现直销。

  “东石有一些企业做自主品牌。”陈彤表示,大家还都在努力的范畴之内,自主品牌的销量尚不能取代贴牌。

  “现在走自主品牌这条路依然艰难,目前还是靠代工养活品牌。”王翔鹏告诉记者,走自主品牌投入大,品牌在国外驻点花费巨大的同时还要面临当地品牌的竞争,“我们用客户的订单来盘活自主品牌,缓冲品牌推广压力。”

  推广品牌很艰难,需要意识到的是,已经占领国内伞具市场的浙江伞企也在拓展国外市场空间。“浙江还是有他们的优势,他们效率更高。”陈彤指出,“所以尽管浙江伞标准比较统一,但国外标准要求不一致,而相对拉美、非洲市场,国内的标准更为接近,他们在这些市场上容易利用自己的成本、效率等优势铺开,给东石外贸伞造成压力。”

  实际上,近几年,东石伞企也有不少进行国内市场的拓展,然而在国内市场上浙江伞一家独大,推广压力更大,利用电子商务,国内市场目前为东石伞企的贡献有限。

标签:伞业|自动化|破局
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特别说明: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或来函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