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产经频道>> 企业频道 >> 风云晋商 >>正文

柯子江:本色做人,本分做事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19-07-09 17:34我来说两句
  
他常常自诩是一个农民,56年前那个夏天,他本来有机会跳出农门,但现实让他在一纸入学通知书前退却了,人生的方向在此拐了一道大弯。现在或许可以说,本来可以当航海家的他,却在改革开放这条航船上,幸运地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时代际遇面前,一直坚守低调的他,以其本分、本色和本真,书写着一段段属于他也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开栏语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这是风云激荡的70年,晋江企业家群体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抓住时代机遇,书写传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值此,我们推出“传承·接力·再出发”特别策划,讲述企业发展与传承故事,并向更多的优秀企业家致敬。

  他常常自诩是一个农民,56年前那个夏天,他本来有机会跳出农门,但现实让他在一纸入学通知书前退却了,人生的方向在此拐了一道大弯。现在或许可以说,本来可以当航海家的他,却在改革开放这条航船上,幸运地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在时代际遇面前,一直坚守低调的他,以其本分、本色和本真,书写着一段段属于他也属于这个时代的传奇故事——

  一件洗得发旧的深蓝色中山装,当天气炎热的时候,袖管还会高高挽起;一辆跟随着他40余年的凤凰牌自行车,至今还能骑起;还有一辆欠款抵来的普通现代牌小车,就是他现在主要的出行工具……出现在众人面前的子江集团董事长柯子江,几十年未改他的本色。

  这是外人所熟悉的柯子江,也是外人所好奇的柯子江。1945年出生的柯子江, 70多年的人生历程,在外人看来经历丰富,但他却说也很简单。说丰富,是因为他从50年前起,就担任村办集体企业的法人代表,接着自办实业和学校,吃过不少苦头,也面对过不少波折;说简单,是因为在这些经历中,柯子江看来就干两件事:一是生意,二是教育。

  “两件事都不容易,但生意简单,教育更难。”柯子江说。

柯子江

  柯子江骨子里的一些东西仍然没有改变,最明显的就是对自己依然 是那样的吝啬。但在接下来的21世纪里,他却打破了人们对他的肤浅认 识,做了一件让大家深感意外又刮目相看的事情。他决定为家乡安海镇 建一所中学。2001年8月,经晋江市教委审查合格,子江中学正式招生。 ——节选自任林举长篇报告文学《晋江,奔流向海》

  为什么叫“子江”

  每天,柯子江都会到子江中学上班,顺便看看刚栽种下不久的樱树,这1000多株樱树是今年4月最后一天他带头和大家一起种下的。种下之后,晋江就迎来了连续近两个月的雨天,存活率不高的樱树,竟意外全部活了下来。

  “明年春天,你们再来子江中学的时候,就能看到樱花开了,相信会很漂亮。”言语间,柯子江透着期待。

  子江中学对他来说,是他后半辈子的寄托。这所创办于2001年的学校,如今已然成为闽南地区民办全日制完全中学的佼佼者。但是,外人所不知道的是,这所学校的成立却多少有点偶然。

  2000年,55岁的柯子江曾给自己的人生下半场规划了三个方向:办一所学校,盖一座农庄,或者建一所医院。犹豫不决之时,一项教育政策让学校成为他唯一方向。

  “当时出台了一个政策,省一级达标校实行初高中分离,养正中学属于一级达标校,初中部也就不能再办了。”于是,柯子江找到了有关领导,商讨办养中初中部事宜。果断接手的背后,柯子江有考虑。如果当时没有人来接手做这个事情,安海镇上200多名初中生就学就成了一个问题,还有分流出来的40多位教师何去何从也是一个问题。尽管他也知道,教育事业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至于叫‘子江中学’纯属意外,当时本来拟好的名字叫‘养正实验中学’,但没能获批,后来有人提议直接用我的名字来命名。”在讲述这段创校历史的时候,柯子江语气很平淡。

  时至今日,柯子江依然很清晰地记得一个数字:192。这是子江中学第一届学生的数量。“第一届的学生,除了安海本地的,还有周边其他乡镇,比如东石,甚至还有石狮的学生来这里报名就学,教室是找安海成功小学租赁来的。”当时的情景,柯子江回想起来历历在目。

  没有场地,那就先租赁,先把学校办起来,再同步买地盖新教学楼;没有教师,就聘请退休的老教师发挥余热,或者其他地方引进骨干教师……一如办企业的模样,在做学校这个事情上,柯子江同样风风火火。

  2002年,柯子江一举斥资2000多万元,买地、建房、完善教学软硬件设施;2003年,由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一栋食堂开始的子江中学校区正式投入使用;2004年,经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子江中学增办高中部,升格为完全中学……

  今年,子江中学刚好步入18岁“成年礼”,在这18年间,三万多名学子从这里走出去,奔向自己理想中的象牙塔,奔向世界各地。柯子江说,这是他最骄傲的地方。

  “今年慕尼黑宝马展的时候,有人主动找到晋工机械的展位,说他是从子江中学毕业的。”说起这一幕,柯子江脸上透露着一份欣喜。

  对柯子江来说,这也是他办学最大的收获,他并不奢望从子江中学上获得经济回报。“民办校的学费长期不让涨,而办学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光奖学金这十几年下来,就发出去了一个多亿了。”柯子江笑言,如果当初投资医疗而不是教育,心情可能完全不一样。不过从做人做事的角度而言,选择了教育的柯子江依然不忘初心,为学生为家长为社会做到最好。

  “有想法,没办法”

  可能没有多少人知道,柯子江1963年养正初中毕业考上了集美航海学校,但在这份当时属于稀有且能改变命运的录取通知书面前,柯子江的父母却产生了分歧。

  “当时父亲想让我接着念书,而母亲却有更多现实考虑,最后没有办法,只能放弃。”说起当时的情况,柯子江用了“有想法,没办法”一语带过。

  有想法没办法,这有着客观因素。

  包括柯子江在内,柯子江的父母育有五儿五女,柯子江排行第六,在他上面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我初中毕业的时候两个哥哥已经结婚,按照当时的风俗,他们要独立出去另外组建小家庭,我也就成了新家庭的‘长子’。”对于实际上的“长子”柯子江来说,必须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

  这次的经历与选择,彻底改变了柯子江的人生轨迹。在此后的日子里,为了一家七口人的生计问题,柯子江想尽各种办法:当过泥水匠,甚至骑着自行车从离家百公里外的漳州长泰批载番薯苗到安海销售,后来当上了大队文书,再到后面,1969年,村办集体企业安东日用工艺厂成立的时候,他出任法人代表。

  但这一次的人生经历,却让柯子江悟出了“一定要想出办法”的人生哲学。在这些经历中,江湖至今流传着他和“自行车”有关的故事,柯子江都记得很清楚。

  第一个和自行车有关的事发生在1966年,“也是偶然的,那时候我弟弟要买自行车,我陪弟弟去集美一个二手市场买了一辆70元的永久自行车,从碗窑回来顺便买了两布袋番薯苗,本来是要给家里喂猪的,但那年刚好晋江地区的番薯苗都被冻死了,奇缺,我就十几厘米一根剪成三四寸一小节,50根就是五毛钱,那时候很值钱。”于是,凌晨两点多骑着自行车,从安海出发前往百公里外的长泰买番薯苗再回来卖,一次两麻袋,柯子江跑了十几趟就挣了2000多元。

  “卖番薯苗赚回了一个老婆。”柯子江笑言。

  另外一个和自行车有关的,柯子江说,便是那辆至今还在身边、1975年花了145元买回来的凤凰牌自行车。“它立了大功,它跟着我,帮我养了一个家”。对于立了大功的自行车,柯子江也没亏待,每个月柯子江去理发,便要给它“保养”上油,“如今这辆自行车,除了轮胎、辐条换过,其他的都还是原部件,都没有生锈,现在还可以骑车载人。”

  这辆自行车,见证了柯子江的创业历程。柯子江记得很清楚,1979年的一天,他决定自己办厂时,很多人并不相信。那天,二三十人聚在一起,那时谁也不相信,每月拿着村办企业100多元“高薪”的柯子江要单干了。当柯子江给他们讲他的打算时,他们觉得跟天方夜谭差不多。他们咧咧嘴,挣钱当然好,可是那么容易吗?这么干能成?

  在这之前柯子江去了趟厦门,那时厦门工程机械厂要扩大,把一部分零件扩散到小厂代加工。柯子江先把活儿接了下来。

  “你的厂子呢?”“没有厂子。”“你有资金吗?”“没有资金。”“你懂技术吗?”“不懂技术。”“那怎么办?”“我是没有厂子,可人家有厂子。我是没有资金,可别人有资金。我是没有技术,可别人有技术。”这是当时柯子江与客商的对话。

  “没有厂房,咱们可以租别人的车间、车床,一年给他们8400元。”“没有技术,咱们可以外请,到其他机械厂去雇佣四五个人。”“没有资金,咱们每个人想办法,一股300元,24股就有7200元,每1股出1人,共24人,分三期进去,半年就可以培训出自己的技术。”“这么干,苦,先干,一年内不发工资。”……就这样,柯子江把所有人说服了,字字透着柯子江的“有办法才有用”的务实本分干事理念。

  后面的故事,也正如其他人所了解的一样:1986年,柯子江创办安东机械锻造厂;1993年,成立晋江工程机械厂,同年第一台装载机下线,实现了整机生产;2004年,福建晋工机械有限公司成立;2014年,晋工机械年产万台装载机暨5000台挖掘机技改园区投入使用;2017年,江苏晋工机械有限公司第一台装载机投产下线……今年年初,改革开放40年福建机械行业杰出贡献企业家等表彰大会举行,柯子江荣膺改革开放40年福建机械行业历史贡献企业家称号。

左为柯金鐤,右为柯水源

  放手的董事长

  在如今晋工机械中,柯子江虽然还保留着董事长的头衔,但对于公司的日常运作,柯子江基本不插手。

  “现在竞争环境不一样。我们创业的时候,各行各业基本上都是从无到有,创业就像‘垦荒’,只要胆子大肯吃苦,就有机会成功。现在竞争更激烈。”柯子江晓得,虽然一代在创业的时候很艰辛,但是二代身上的担子也不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创业难,守业更难”。也正因为明白这一点,他对于两个儿子在经营上的一些决策也更为支持。

  事实上,不仅对于两个儿子在经营上的决策不插手,对于他们在一些人生道路上的选择,柯子江也颇为尊重两个儿子的想法。

  1997年,柯金鐤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当时,对于柯金鐤的职业规划,父子俩曾有过一番争论。柯子江原本想让柯金鐤考公务员,“想让他在机关里干上几年,积累一些社会关系后,再回到企业接我的班”。但柯金鐤并不赞同柯子江的安排,“我跟父亲说,我去机关,如果好好干,在仕途上有前途,我肯定就不会回到企业了”。柯金鐤最终说服了柯子江,直接回晋工机械上班了,从合同工做起,做到采购员、销售经理、总经理助理、总经理。

  柯金鐤所经过的历练,也发生在如今已是晋工机械常务副总经理的二儿子柯水源身上。“要了解企业、执掌企业,就必须从基层做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这是柯子江所秉持的原则,也可以说是柯子江对两个儿子为数不多的要求。

  也正是因为父辈足够放手,让柯金鐤和柯水源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对晋工机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零部件供应向整机装配转型、导入VI形象识别系统、狠抓品牌建设、调整企业管理架构和薪酬体制……

  诚然,这种改革并非一帆风顺,进程中也遇到诸多阻碍,甚至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兄弟俩很是感动,当碰到这些阻碍的时候,柯子江并没有责备他们,而是默默地站在后面支持。

  年轻一代掌舵下的晋工机械,发展的步伐仍旧迈得很扎实。如今的晋工机械,叉装机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距离,并且拉开了和追赶者的差距;轮挖实现了预期的增长,并以后来者居上的姿态成为该领域最重要的竞争者之一;装载机销量稳中有升,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2月,晋工机械结盟世界500强韩国现代机械,全方位开启国际化的征程。同时,通过学习现代机械团队专业、严谨、敬业、高效的工作作风,也促进了晋工机械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

  在实业板块做得“风生水起”的同时,同样以柯子江名字命名的厦门子江投资有限公司在投资领域亦做得“有声有色”。资本市场上,早期柯子江参股的兴业科技于2012年上市;作为第二大股东投资的百应租赁控股有限公司也于2018年上市……从工程机械,到皮革材料,到文创教育,再到融资租赁……子江集团的事业版图不断扩大。对于目前取得的成绩,作为二代,柯氏兄弟看来还不值得炫耀,他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站在父辈的肩膀上,传承父辈的事业,同时也有我们自己的理想跟抱负,我们还要把企业做得更好。”

(记者_方锦枞 王志前 柯雅雅 李晓明 董严军 文图)

标签:柯子江
责任编辑:陈子汉 陈子汉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特别说明: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或来函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