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品类,近年来,智能床市场需求迅速增长。然而,由于此前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智能床行业存在概念混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2月24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网站获悉,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主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5231-2025智能床》对外公开全文,将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

强调安全性及个人数据隐私问题
如今,随着智能家居的兴起,功能强大的智能床开始逐渐从小众家居品类走入大众视野。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床行业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些消费者也对这类产品存在疑问,例如:所谓的“智能床”到底应该有多“智能”?如果仅具备电动升降功能,可以称为“智能床”吗?
根据将于今年8月起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45231-2025智能床》,上述令消费者关心的问题均得到了明确规范。从产品定义上看,该标准明确,智能床是“通过人机交互、数据采集、存储和运输,以及处置调整或其他智能化技术,实现床体形态和功能控制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卧具。”如产品具备交互功能,则应至少具备通信功能、叫醒功能、记忆功能、语音交互中的一项功能。这样的要求,有助于消费者辨认出“伪智能”产品。
此外,在产品安全性方面,该标准除对床体和床架牢固性、边缘锐利性、噪声最大分贝等作出要求外,还对诸多细节加以关注,如智能床应有童锁或类似锁定功能,以防止意外操控床体折叠或升降,造成儿童或他人伤害;具有加热功能的智能床,应确保不会对使用者产生皮肤灼伤或热冲击的危险。
对于消费者关注的个人数据隐私问题,国家标准明确,智能床产品在信息安全方面需符合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相关国家标准,在得到明确授权时才能采集、运输和保存信息,并要确保信息不被错用、滥用和泄露,不采集、传输和保存未授权的敏感数据等。
针对智能床出台的首个国家标准
过去几年间,智能床的国内市场规模呈现快速扩张态势。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智能床市场规模为14.7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智能床需求总量将增至179.5万张,市场规模扩大到39.9亿元。
然而,根据头豹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床行业研究报告》,目前我国的智能床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新兴品类涌现之际,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野蛮生长”。

记者在不同电商平台搜索“智能床”后,随机选择销量靠前的几家品牌向客服询问产品的执行标准,客服均没有给出具体标准。此外,多名客服表示对智能床国家标准已经发布的情况也了解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围绕智能床行业内的种种乱象,不少头部企业在过去几年间正在积极推动相关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在此次发布的《GB/T 45231-2025智能床》前言部分,除了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机构外,麒盛科技、林氏家居、喜临门、慕思、乐歌等众多企业都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工作。
在业内看来,此次发布的《GB/T 45231-2025智能床》是针对该产品品类出台的首个国家标准,将为智能床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文、图|记者 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