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首个乡村振兴文化小院在惠州市博罗县长宁镇下浪村浮生六季生态园挂牌。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吴志才教授在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乡村振兴文化小院是华南理工大学探索乡村振兴人才“飞地”培养模式、厚植支撑“百千万工程”人才沃土的创新实践,计划在全省设立100个,通过人才下乡、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共同富裕“四部曲”,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高校智慧。
全省首个乡村振兴文化小院落户惠州,吴志才(右)为博罗浮生六季生态园授牌。
奏响人才下乡、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共同富裕“四部曲”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整合华南理工大学文化和旅游学科、建筑和城乡规划学科、计算机学科、经济学科、管理学科等多学科交叉力量组建而成,聚焦乡村振兴与文旅减贫、数字乡村与城乡融合、全域旅游与文旅融合等领域。
“乡村振兴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主要收集大数据和开展研究,同时反哺指导企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小院是观测点升级版,帮助地方发展产业和实现价值共创。”吴志才说,乡村振兴文化小院搭建起高校教师专家大院、多学科学生乡创团队、乡村基地“三位一体”联动模式。
在具体运作上,吴志才表示,乡村振兴文化小院将奏响人才下乡、文化赋能、产业升级、共同富裕“四部曲”。“人才下乡”即高校老师和学生下乡,他们不是全面下乡,而是通过数字化“人脑分离飞地”模式,实现“人在学校、脑在乡村”,并长期跟踪陪伴;“文化赋能”即通过文化创意、美学设计、品牌营销三个方面,比如将地方非遗项目变成创意产品,将乡村场景、美学空间通过设计提升价值,通过品牌渠道将产品营销出去,实现资源转化;“产业升级”即让乡村经营主体实现收入增加和价值升值;“共同富裕”即通过企业盈利带动反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吴志才教授接受惠州日报记者专访
打造一支乡创团队,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
在多年的观察调研中,吴志才发现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成本很高,人才下乡后,做完项目就走,没有真正留下来。
吴志才说,乡村振兴文化小院助力乡村振兴是人才下乡的重要渠道,也是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改革,推动人才走进乡村田野,将理论和实践更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一场“双向奔赴、双向赋能”的价值共创,高校专家学生帮助了地方,地方又反哺了学校的专业实践,成为高校和乡村联结的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行动部署。
吴志才说,乡村振兴文化小院赋能的对象是有运营主体的乡村企业,特别是乡村的龙头企业,它们有能力反哺地方。比如首个挂牌的博罗县长宁镇下浪村浮生六季生态园是乡贤返乡创业项目,以人的创造力引领共富景区示范,其核心是“人”,以景村一体、城乡融合的路径来实现“共富”。乡村振兴文化小院落户后,将长期跟踪、陪伴成长,实现学校、企业、乡村的价值共创。
“实验室将在华南理工大学全校各相关学科招募团队,每个团队对接一个文化小院,由专家学者带领学生开展常态化、动态化的数据监测,同时开展田园教育、田野科研,打造一支陪伴成长的乡创团队。”吴志才表示,未来,实验室将在全省建100个乡村振兴文化小院,惠州会有一定的数量,成熟一个建一个,最终形成文化小院集群,把实验室建在乡村大地上,使人才扎根地方,弥补乡村振兴人才短板,帮助地方可持续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人物名片
吴志才 华南理工大学数字乡村与文旅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也是惠州市全域旅游发展顾问和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首批专家委员;跟踪惠州十多年,长期深入惠州乡镇和农村调研,对惠州文旅产业和乡村振兴有着独到深刻的见解;在惠州设立多个乡村振兴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如博罗横河上良、龙门南昆山中坪尾、惠阳良井原乡等地,开展持续跟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