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专题2 >> >>正文

新时代新思想引领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

www.ijjnews.com来源:福建日报2018-08-03 18:33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历史关口,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应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引领,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开启学校建设的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历史关口,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应以新时代新思想为引领,勇于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开启学校建设的新征程。

  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逐渐走出了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其特点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发展面向。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教育强国规划为指引,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绘就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发展的新蓝图。

  坚持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就办学定位而言,与其他类型的大学不同,应用技术大学的建设主要基于“实践取向”,应以技术应用为主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需求为导向,立足大学职能和发展愿景,结合历史传承、特色积淀、学科结构等进行战略定位和布局。当前,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数字制造等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好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既是回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也是激活地方高校办学活力的途径。尤其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己任的地方应用技术大学,更要牢牢抓住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历史机遇,紧扣市场需求,探索一条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大学中心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拥有强大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基础。当前,新一轮技术革命急速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革,劳动密集型产业锐减,高技能技术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与挑战面前,我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结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颁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应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根据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职业领域的工程型、技术型等应用型人才上。

  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为学科专业布局的先导。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明确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和专业布局应全面系统理解、广泛深度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战略。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为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优化的先导,推动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以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建设和改革,建立动态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及优化机制。在呼应地方产业结构人才类型、层次需求的基础上,凝练办学特色,避免同质化倾向。学科建设既要服务于办学定位,也要服务于专业建设,学科的方向定位、学科梯队以及学科基地(平台)建设要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实现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应用技术大学学科建设应是多学科协调发展下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高峰、高原学科,同时扶持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建设承载着人才培养的功能,应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均衡式发展策略,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一批品牌和特色专业。

  坚持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产业升级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划定了新的坐标。专业建设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科专业定位需要通过课程定位来体现。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体系除了要与产业结构的需求相协调之外,还要与学校服务定位、人才培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相统一。具体而言,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可以在借鉴美、德、日等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或地方产业的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办学条件、优势和特色,做好顶层设计与科学规划,充分研究论证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与此同时,注重以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加强相应的教材体系建设和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呼应地方产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企业职业等发展需求,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应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等模式,全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共建人才培养联合体。

  坚持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人才支撑。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不仅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部署,也为职业院校和地方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培养锚定了方位。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适用于应用技术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即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地方应用技术大学在师资补充上,要坚持学术与经验并重,同时吸收高学历的博士研究生和学历稍低但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型教师。要让教师的专业能力与产业需求对接,可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或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与企业员工共同开展技术研究,从而反哺课堂教学。

  (作者为福建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蒋妮 蒋妮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特别说明: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或来函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