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产经频道>> 企业频道 >> 人才招聘 >>正文

胡大宛:退休总工焕发“第二春”

www.ijjnews.com来源:晋江新闻网2013-10-25 11:32我来说两句
  
他在装备机械这一行,一干就是几十年,从一线技术工人做到国企总设计师,退休后仍旧“不甘寂寞”,来到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继续坚守一线,担任机械企业的总工程师。他,就是晋江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大宛。
人物名片:胡大宛,晋江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晋江第二类优秀人才,集行业技术权威、行业高级荣誉于一身的技术高工。

  晋江新闻网10月25日讯 他在装备机械这一行,一干就是几十年,从一线技术工人做到国企总设计师,退休后仍旧“不甘寂寞”,来到民营经济发达的晋江,继续坚守一线,担任机械企业的总工程师。他,就是晋江佶龙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胡大宛。

  他说,搞技术的人一旦脱离了一线,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水,将不再有生命。他说,在机械设计这个领域,他还要走很远很远。

  始终坚守在一线

  2006年,对于胡大宛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他从黄石纺织机械厂总设计师的位置上正式退休,随即便马不停蹄到了佶龙机械。原本打算只是来当顾问的胡大宛,终究抵抗不了技术的诱惑,担任起了佶龙机械的总工程师,依旧活跃在一线。他说,自己是一个喜欢顺其自然的人,不会刻意去做什么,也不会刻意想要去争取什么。

  采访中,不时打断的电话铃声,让胡大宛颇为不好意思。他抱歉地跟记者说,“佶龙今年刚刚上的陶瓷机,熟悉这一块技术的人还不是很多,只好临时充当起售后人员。”这也只是一种机型一家企业的技术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不同机型不同企业的诸多问题,往往售后和维护人员没有办法解决的,最后都要设计人员来处理。

  “你们一定以为大多数搞技术的都是‘专才’,那就错了,像我们干这一行的那得是‘全才’才干得了。心态要好,抗压性还要强。”胡大宛看似玩笑的话语中,透露着机械设计人员的不易。

  市场有需求,技术人员就要进行对接,然后向老板提供可行性报告。一旦确定下来,客人订单一签,就得马上着手设计。这个过程,要琢磨客户要求的性能,要控制好铸造过程中的误差,要把控好整个设计的衔接进度等等。尽管有着几十年的工作经验,但胡大宛显然对于工作的态度还是十分谨慎,搞技术的,是一个细节活,一点疏忽都不能有;也是一个服务活,让设计生产出来的设备,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利润。“这才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目前,佶龙机械是中国印染装备业内最优秀的圆网印花机制造商,其市场占有率已达到70%以上。这显然与胡大宛所带领的技术团队的努力与付出分不开。作为一名专家级的技术高工,胡大宛不仅在技术服务上亲力亲为,更为重要的是,在团队建设上,他有着自己的一套“闲聊”功。

  平日里,胡大宛没啥爱好,除了上班搞设计,就是好“聊天”,反正有的没的随便聊。就这样聊着聊着,胡大宛把身边的同事都聊了个大概。这也为他日常的团队管理和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胡大宛说,“像我们搞技术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比较擅长的一点,用好人用对人在一个项目中很关键。”

  “就好比这次的陶瓷机,由于是一个新项目,肯定是要找一些责任心强、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好的技术人员。”在胡大宛看来,项目涉及的环节很多,将手上的每一个技术人员的长处发挥好,组合好,事情才能事半功倍。

  胡大宛的闲聊功夫,还远远不止这些,这也是他发掘人才的一个绝佳方法。胡大宛让新来的技术人员到一线锻炼,以磨炼他们的品性与技术;通过与一线员工日常沟通交流,发现有潜质的“技术苗子”。

  从“草根”到总工程师

  从一线员工干到总设计师退休,胡大宛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草根阶级经过奋斗也能成功,但这过程难免有不少心酸。

  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胡大宛,从小就把搞数学的华罗庚当成自己的偶像,还曾经一度梦想成为数学家。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庭成分不好的胡大宛,被迫放弃学业来到黄石机械厂当起了一线工人。而那个时候,高中时代的胡大宛成绩却是他们那个地级市重点中学的第一名。

  世事弄人,现今回想起来,胡大宛依旧感慨良多。有一段时间曾失落徘徊过,但想想日子总要过,与其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还不如顺其自然,静下心来好好地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就这样,胡大宛参加了厂里办的湖北电大脱产学习班,在那里面学了三年的机械设计。一线脚踏实地的经验积累,让胡大宛等来了机会,他被调入了所在企业研究所搞设计。那时候100多人的研究所,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毕竟是少数,就这样,胡大宛手上的项目越来越多。

  胡大宛说,“刚做设计的,要吃得了苦,要学会主动工作。手上的项目接得越多,你碰到的问题也就越多,当你把问题一个个解决了,会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随后,胡大宛凭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从一线蓝领,到研究所普通设计员,慢慢地到研究所担任项目组长,然后是副处长、处长、研究所所长,后面就是总设计师。回想这一路的过程,胡大宛坦言,其实一线很重要,特别是做机械设计这一块。一切的设计灵感均源于一线的操作经验,即使是优秀的工程师,仍然要时不时下一线锻炼。

  机械设计是一种乐趣

  在不少人眼里,有一种错误的感觉:认为搞技术的,特别是那些“骨灰级”技术高工,各个的日子都是“压力”山大,枯燥无味。

  其实不然。胡大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胡大宛是这样描述他的工作的,你看很多数字很枯燥对不对?倒腾那毫无热度的机器也乏味对不对?可当你发现了其中的问题,解决了一些问题,产品出来之后,这种挑战自我的过程会让人很有成就感的。“对于我来说,工作就是一种乐趣。”

  上世纪80年代,胡大宛有幸参与国家纺织部向国外引进圆网印花机技术的项目,并担任该项目的技术工作组组长。在那个技术空白的时代,要在短时间内把德国技术引进来,并迅速国产化,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但在胡大宛看来,这却是一件富有激情和挑战的工作,毕竟能够接触最新的国外技术,这是每一个搞设计人的梦想。

  那时候碰到的问题也挺多,诸如,欧洲专家来河南是有时间限制的,只能看到部分图纸,国内外的设备标准不一样。胡大宛说,那时候为了这个问题也纠结了挺长时间。但后来发现,只有将原产品的研发过程还原出来,才能找到破解该项技术的难点。

  就这样,胡大宛带领着他的团队,披星戴月,奋战了八年多的时间,出色地完成“圆网印花机国产化”这个任务。为此,他获得了国家、湖北省等不少荣誉,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称号更是对他这几年工作的一个最好肯定。

  胡大宛说,“搞技术的人,说自私点,就是忘我、忘家庭,一忙起来,什么都不顾了。吃饭、睡觉,甚至上个洗手间都在想。这些过程的征服感,比起荣誉更让人刻骨铭心。”

  谈到接下去的职业规划,胡大宛说,“还想到国外去走走看看,特别是到国外一些比较优秀的同行中去看看。先前去过德国、意大利,他们的生产方式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国家在装备机械这一块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人物印象

  技术高工的“微笑管理”

  采访以前,我一度以为自己会看见一个不苟言笑、不善言辞的“老学究”。但眼前的胡大宛文质彬彬,浑厚的男中音,谈吐中始终带着微笑,俨然是一个艺术家或者文学家。

  我们的采访从佶龙党员会客室开始,到佶龙每一间装配车间,再到他位于佶龙车间六楼仓库的技术办公室。让记者惊讶的是,这样一位技术专家,六七年间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足30平方米,6个人共用的办公室上班。没有沙发、没有饮水机、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是办公室的置办,除了办公设备和电脑外,墙上唯一贴着的还是佶龙设计规划图。

  就是在这样一间房间里面,四五个各年龄段的大老爷们,却一团和气,谈笑风生。尽管办公室十分简陋,但每一位技术人员的办公桌却布置得异常整齐,甚至让记者产生是不是有领导参观过的痕迹。

  在记者看来,胡大宛标志性的微笑,是他这几十年生活工作的浓缩。微笑,陪伴他走过那些青葱的岁月;微笑,让他在高压的环境中,得以保持一颗平稳的心;也正是微笑,为他与团队员工之间搭建了一条顺畅的沟通之桥。就如胡大宛说的那句话一样,“我不会管理,只懂得生活,而微笑是一切沟通的基础”。(记者_蔡明宣 陈巧玲 文图)

标签:退休
责任编辑:王华峰 王华峰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特别说明: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即来源未注明“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稿件)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或来函告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