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教育前言 >>正文

“布衣院士”卢永根病逝 捐积蓄捐遗体精神永存

www.ijjnews.com  2019-08-13 09:54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图片来源:华南农业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据华南农业大学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农业科学家、作物遗传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卢永根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今日4时41分在广州逝世,享年89岁。

  卢永根,1930年12月生,广东花都人,历任华南农学院助教、讲师,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校长;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1993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二届、第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生物学部副主任,中共广东省第五届、第六届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先后荣获“南粤杰出教师”特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及“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南粤楷模”“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等荣誉和称号。2018年3月1日,获“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

  拥有70年党龄的卢永根曾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把一生献给祖国。”2017年3月,他毅然决定将毕生积蓄880多万元捐赠给华南农业大学,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忠诚于教学科研的青年优秀教师和支持开展学术交流。患病前,卢永根就办理了遗体捐献卡,决定去世后把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研究和医学教育事业。

  卢永根同志一生致力于水稻的遗传育种研究。20世纪60年代,他协助著名水稻专家丁颖教授组织开展“中国水稻品种光温条件反应特性研究”,其研究成果对我国各地区水稻引种、地方品种资源的改造和利用、耕作制度改革和品种选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受到国内外稻作学界的高度重视。1964年丁颖教授逝世后,卢永根同志接手主持试验的总结和编写《中国水稻品种的光温生态》一书,该书1978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经过数十年坚持不懈的研究探索,卢永根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栽培稻的起源,首次建立了我国三个野生稻种的粗线期核型,从细胞遗传学的角度证实了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他在水稻遗传资源、水稻半矮生性、雄性不育性、杂种不育性与亲和性等方面的遗传研究中取得很大进展。特别是和学生一道提出水稻“特异亲和基因”的新学术观点以及应用“特异亲和基因”克服籼粳亚种间不育性的设想,被学界认为是对栽培稻杂种不育性和亲和性比较完整、系统的新认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水稻育种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他带领研究团队共选育出作物新品种30多个,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同时,他坚持把育人放在学术工作的第一位,对学生和年轻教师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给予充分关注和关心,在作物育种和遗传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学术骨干。(李依环)

标签:院士
责任编辑:张茜茜张茜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