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教育前言 >>正文

那个未完的援藏梦——记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援藏教师尹志平

www.ijjnews.com  2018-01-11 15:51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尹志平在医院治疗恢复中。中国教育报记者杜玮摄

  “很多活儿还没完成呢”,“什么时候能回西藏啊”……近日在北京昌平区医院的一间病房内,尹志平躺在床上,嘴里不时嘀咕着。

  今年43岁的尹志平是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汽车系的一名专业课教师。2017年8月,他跟随北京市第三批“组团式”教育援藏队伍来到拉萨,开始为期两年的援藏任务。

  然而,2017年11月,一场名为主动脉夹层的凶疾突然来袭。如今身在北京的尹志平,心中却依然装着那个未完的援藏梦。

  “先斩后奏”的报名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西藏感兴趣,那是一个圣地。”尹志平笑着说,“当地教育师资、设备都比较落后,我想为那里做点什么。”躺在病床上,尹志平聊起了自己的援藏缘由。

  去年3月,在听说学校有一个汽车专业方向援藏教师名额后,尹志平没多想就报了名。“我是先斩后奏,报名以后再和家里商量。”

  按照要求,援藏的时间为两年,并不短,尹志平的女儿当时即将升初二,很快迎来中考。去西藏,还要面对高原反应的挑战,而他的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

  尹志平的决定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直到他走,我也不支持,因为我知道他一旦去援藏,所有的困难可能都要我一个人来扛。”尹志平的爱人王树涛说,“但他认准的事我没有办法劝阻。”

  “他告诉我他是党员,我就没有再可说的。”王树涛说。经过自主报名、学校综合考量、昌平区教委批准,尹志平如愿成为了援藏教师的人选。

  离京前,尹志平的微信名字改成了“平安”,“没在家,我没法照顾家人。祝愿家里平平安安”。而等待他的,是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去提升西藏当地学校的专业建设。

  改变“黑板上修车”的历史

  尹志平对口支教的是拉萨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所学校建校刚4年多,新校区还在建设,教学设备、师资处于严重短缺状态。“上课连多媒体都没有,就靠一张嘴,指着黑板修车。”尹志平说。

  现实比预想中要骨感。当了解到第一届即将毕业的汽修班学生连车都没有碰过时,尹志平决心改变现状,并在新校区规划、实验室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布置汽车车间、建设实训基地、组织开展教学,每一项尹志平都亲力亲为。

  “他就是为工作去的,三句话不离本行。”同行的援藏教师、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教师郭伟说。

  让郭伟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尹志平对青年教师的指导,“特别认真负责,主动传授教学”。为了让当地师生更直观、有效掌握专业技能,也为了把教学资源更长久留下来,尹志平发挥特长拍起了微课。

  由于高原反应,尹志平在当地的饮食和睡眠成了问题,失眠是常有的事。于是,他干脆把失眠的时间也拿来工作。“他睡不着,就在那儿鼓捣小视频,从夜里两三点干到四五点也有。”郭伟说。

  渐渐地,学生们有了初步的实训,教师们也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教学技能,一切开始步入正轨。

  工作忙忙碌碌,休息的时间就少之又少。在拉萨3个多月时间里,尹志平常常会途经向往已久的布达拉宫,但却一直没进去过。“没时间,就拍拍布达拉宫的远景。”

  未完的援藏梦

  在拉萨时,尹志平曾和同事闲聊,希望把援藏的2年期限延长为4年,“真是想做点事”。然而,一切在去年11月11日这天突然改变。

  当天中午12时,尹志平突感上腹撕裂般疼痛,原以为只是胃痉挛,但之后疼痛不断加剧。在郭伟的陪同下,尹志平被送往当地医院就诊,却迟迟查不出病因。直到当晚11时,他的病情才被确诊为主动脉夹层,这是一种极为凶险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当地医疗条件严重受限,尹志平被转运北京,一场跨越4000公里的生命救援随之展开。11月12日23时10分,尹志平被送达北京安贞医院。第二天早上7时,手术结束,经过专家救治,尹志平最终转危为安。

  “我挺感激组织的,我这条命保住了。”死里逃生,尹志平感慨很多。而关于病因,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主要还是“因为熬夜,休息不够,血压增高”。

  发病前夕,他正张罗着给制作的微课加字幕。“前两天拉萨那边来人,我还问了,底下的中文字幕我想加上藏文改成双语的,现在那边我已经组织好老师了。”说起工作,尹志平顿时又来了精神。

  身体康复后,回拉萨是尹志平最大的心愿。“设备、场地、教师培训都是刚开头。”尹志平说,“我不能把活儿干一半丢给别人,那是我的任务。”

(中国教育报记者 杜玮)

标签:教师
责任编辑:张茜茜张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