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教育前言 >>正文

踏歌向西——西安交通大学传承与发展西迁精神纪实

www.ijjnews.com  2018-01-11 15:31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年拍摄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新华社发

  1959年拍摄的西迁后的交通大学校园一景(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又提到我们西迁老教授了,特别是他说的‘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等话语,我们体会尤其深刻。”近几天,85岁的西安交大卢烈英教授把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细细读了好几遍。

  此前,2017年11月,卢烈英等西安交大15位老教授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在信中道出师生们的心声:“听党指挥跟党走,几代交大人砥砺奋斗的精神内涵,就是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2017年1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向当年西安交大西迁老同志们表示敬意和祝福,希望西安交大师生传承好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

  备受鼓舞的西安交大师生纷纷表示,一定要坚守初心,传承和弘扬西迁精神,接力历史新使命,写好扎根西部、服务国家新篇章。

  “背上行囊,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

  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所新的交通大学在西安东郊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史维祥教授说。

  “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深深吸引我的,是一种为国家建设而拼搏的火热生活,是开拓、创造、创新所带来的快乐。”直到今天,83岁的潘季教授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老一辈交大人满怀憧憬和希望,在西去的列车上唱着歌儿兴高采烈的场景。

  时光回溯到1956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交通大学师生员工怀着“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壮志豪情,从黄浦江畔的大上海奔赴古都西安,斗志昂扬地投身祖国西部建设,成为西部开发的先行者。

  他们中有著名的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还有炊事员、理发师、花工等后勤服务人员,甚至包括酱菜厂、煤球厂的工人。

  “交大有一句口号,‘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面对祖国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召唤,很多人主动放弃上海优渥的生活,克服困难,登上西行列车。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事业、理想的热爱,以及胸怀大局的家国情怀,至今令人感动。”胡奈赛教授翻开他珍藏的那本厚厚的相册,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述说着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彭康校长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1953年7月到交通大学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西迁后任西安交大校长兼党委书记。为了支援西北建设,他亲自踏勘校址,组织迁校、建校,为西安交大建设和发展奋斗了15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

  时年66岁的沈云扉在当时西迁的交大人中年龄最大。得知迁校消息后,他当即表示,交大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再三婉拒校领导的照顾,和侄儿沈伯参一同举家随校西迁。沈伯参夫人张秀钰不但自己加入西迁行列,还把娘家私宅无偿提供给学校做驻沪办事处。

  “中国电机之父”钟兆琳当时年已花甲,妻子瘫痪在床。周恩来总理说他年纪大了,以留在上海为好。但他还是安顿好妻子,孤身一人来到西安,在一片空地上建起电机实验室。钟兆琳老先生一生矢志建设大西北,经常对学生说,不把西北开发建设起来,中国就没有真正的繁荣昌盛。在80岁高龄时,他仍不辞辛苦前往新疆和甘肃等地考察。去世前不久,他还对开发大西北提出建议,临终时要求将骨灰安放在西安,安放在他钟爱的黄土地。

  陈大燮是我国著名热工专家。迁校时他卖掉上海的房产,和夫人一起来到西安,为建设和发展西安交大呕心沥血,临终前把自己一生积蓄捐给学校做奖学金。

  ……

  到1956年9月,到达新校园的师生员工和家属已有6000多人,后续人员还在不断抵达。到西安后,教师们顾不上休息,一下火车就忙着筹备开学。9月下旬,新学期在西安正式开始,一切井井有条。

  “这就是交大人的品质,没有因迁校而延迟一天开学,没有因为迁校而少开一门课程,也没有因为迁校而耽误原定的教学实验,堪称那个年代的一个奇迹。”陈听宽教授自豪地说。

  正是凭着这样一种精神,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一所新的交通大学在西安东郊一片麦田中拔地而起,建设速度之快、建筑质量之高令人惊叹。到1958年暑期,交通大学全校70%以上的教师、80%以上的学生来到西安新校园。74%的图书资料、大部分仪器设备及全部历史档案相继运抵西安。1957年至1959年,交通大学先是分设西安、上海两地,1959年国务院批准将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

  “当时国家一声号召,我们觉得这就是应该去做的事情,就背上行囊,满腔热血一头扎进来了,一扎就是一辈子。”史维祥教授说。

  如今,当年从上海迁来的教职员工中,健在的还剩下300余人,许多人都已长眠于这块黄土地。他们说:“亏不亏,要看用什么尺子量。我们在大西北为祖国贡献了一所著名大学,这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西迁61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毕业生25万余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工作,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培养出的33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

  “我已经在西安交大工作61年了,回顾迁校的那一段经历,还是热血沸腾。那时候大家都有一种精神,一种为了国家的富强不顾一切去奋斗的精神。”西迁教师、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谢友柏回忆说。

  当时西安的条件十分艰苦:马路不平、电灯不明、电话不灵,用水非常紧张。许多教师在上海的家中已经用上了管道煤气,在西安他们却要动手将土和煤搅在一起打煤球,蔬菜水果很少也很贵。一些日用品如牙膏粉、灯泡等,有时还要从上海买来。建校初期,野兔在校园草丛中乱跑,半夜甚至能听到狼嚎。冬天教室仅靠一个小炉子取暖,洗脸水得到工地上去端。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没有活动场所,学校从南方请来能工巧匠,用毛竹搭建了一个能容纳5000人的草棚。在这个四面透风、冬冷夏热的“草棚大礼堂”,师生们开大会、听报告、看电影、演节目,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欢乐时光。

  没有实验室,谢友柏教授和同事找到一本苏联中央工艺研究院的小册子,按照上面的图自己动手设计。当时国家实验室论证怎样建设长江三峡水电站,那么大的机组,最大的挑战是推力轴承。“这正好是我们的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他们立刻参与研究,通宵达旦奋战在实验室,实在困得不行了就把木板铺在地上躺一会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忘我工作,这个研究小组发展成为在流体润滑理论、轴承技术和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领域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所。

  繁重的迁校、建校任务下,西安交大始终没有放松对学生的培养、对青年教师的提高、对科研的孜孜以求。校长彭康开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讲座,坚持每周一次理论课。陈大燮教授勉励青年教师钻研教学方法,要把课讲得像“说书”一样吸引学生。教师们认真研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人员千方百计建设、拓展校内外实习实验基地,交通大学“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传统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坚持和弘扬。

  即使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每天粗粮野菜、缺油少糖,许多教职工都病倒了,他们依然坚持教学、坚持基本建设、坚持为兴办新专业而边干边学,一门心思要把课上好、把实验室建好、把学生培养好。

  学校很重视本科教学,迁校时期给本科生上课的都是有名的老教授。教务长陈大燮既是西安部分的教务长也是上海部分的教务长,但首先要上好西安的课;张鸿副教务长上海、西安来回跑,给学生主讲高等数学、指导青年教师;物理教研室的陈楷老师不顾腿部残疾,坐着轮椅来支援大西北,不仅在西安校内讲课,还千里迢迢去新疆讲课;西迁教授陈学俊院士在西安创建了我国高校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们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汇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在西安交大流传,为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许多西部高校资金短缺,发展动力不足,在出国热和下海潮的冲击下,一些高校出现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的窘况,西安交大也难以幸免。最困难时传热学方向只有3名教师,是时任系主任的陶文铨教授带领大家一步一个脚印走出困境。

  陶文铨是交大西迁后的第二批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他说自己是受西迁精神影响最深的一代交大人。“我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教好书育好人,支持西部建设。”困境中,他悉心培养学生,手把手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建成了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陶文铨先后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如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一直是西安交大的“王牌”学院,许多学科名列全国第一。

  “学校送我出去深造,我就要兑现承诺回来效力。”1995年,结束在美国博士后工作的管晓宏选择回国。他较早在国内开展网络安全问题研究,创业初期缺人少钱没地方,他找了间废弃十几年的老房子做实验室,30平方米的空间“塞”进去了不下25名师生,挤得像沙丁鱼罐头。就是从这间小屋起步,管晓宏带领团队一路走来,建成了拥有500平方米的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网络信息安全等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兼程,西安交大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就,始终位居国家重点建设高校之列。西迁61年来,西安交大累计培养毕业生25万余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工作,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培养出的33位院士中,有近一半在西部工作。交通大学这棵在上海生长了60年的大树,顺利扎根大西北,果硕花红,实现了周恩来总理当年“支援西北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的殷切期望。

  新时代向西再出发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这是一趟通往“春天”的地铁,未来将有一条线路从校门口一路向西,通往西安交大新的创业基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面向第三个甲子的创业号角已经吹响,进入新时代的西安交大正蓄势待发。

  “我们上一代的使命是救国,这一代是建国,下一代是强国,但都离不开爱国奉献的情怀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宣讲“西迁精神”是胡奈赛教授这几年最乐意做的事,随身携带的小本上密密麻麻都是西迁的新记录。

  虽然已是84岁的高龄,胡奈赛教授依然精神矍铄,站台上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不喝水不打磕绊,兴起时甚至“手舞足蹈”。10多年前她就自学课件制作,结合学校现实发展给师生讲述交大西迁的历史,讲述那些渐行渐远却愈讲愈深的西迁故事,深受青年师生欢迎。她说,希望能尽己所能给物质丰裕的当代青年提供必需的精神食粮,让“西迁精神”一代接一代传承下去。

  1月4日,首届“西迁精神传扬奖”颁奖典礼在西安交大航天学院举行。该奖由校友出资捐赠的沈文钧教育发展基金设立,以此纪念沈文钧等西迁教授为学校及学院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激励更多优秀学生积极投身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干事创业。

  如今,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是西安交大最珍视的精神财富,“爱国”“奋斗”成了一代又一代西安交大人口中的高频词,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投身西部、报效国家。

  每年暑期,西安交大都有数十支社会实践团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自2002年开始研究生支教团项目以来,学校共派出136名优秀毕业生分赴内蒙古、西藏、云南、陕西贫困地区支教。每年学校都有一大批毕业生自愿到祖国西部建功立业。

  “西迁是一座精神丰碑,西迁精神于我便是最大的感召。”2016年,喻丰离开清华大学可以看得见的坦途,赴西安交大任教,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心理学教授。明知从零开始建设一门学科是一场可想而知的艰苦创业,但他想在西部大地上和新一代交大人一起躬身实践“西迁精神”,将个人事业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大局,书写自己的出彩人生。

  电信学院李辰教授在国外从事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文本挖掘研究工作多年,研发的多个文本挖掘模型和算法在领域公认的数据集上测试,性能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想干些实事”的李辰回国来到熟悉的西安交大任教。虽然租住的房子还没有他在美国时的院子大,但他毫不在意,他看重的是西安交大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开放包容的学术氛围。短短几个月后,他带领的团队就在有剑桥大学、墨尔本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顶级研究机构参与的数据挖掘大赛中获得佳绩。

  2017年9月,西安交大入选国家一流大学A类建设名单,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成为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科教高地。2017年,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居全国高校第二;“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入选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获批国家西部能源研究院等4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基地;立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培育项目2项,居全国高校第一。

  “当年咸宁路还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整条道上只有一路公共汽车,如果遇到牛车,只能等它让到路边才能通过。”万百五教授印象最深的是迁校初期学校大门口的那条土路,这些年他们亲历了西安翻天覆地的变化。西安地铁开通后,万百五教授和几位80多岁的老同事专门去体验了一次,虽然曾在国内外很多城市坐过地铁,但能在家门口坐上地铁,大家都非常高兴。

  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这是一趟通往“春天”的地铁,未来将有一条线路从校门口一路向西,通往西安交大新的创业基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该项目是教育部与陕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与西咸新区联建的国家级项目,用地规模5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60万平方米。依托陕西省产业优势与西安交大多学科的人才优势,整合科研、教育、转孵化、综合配套四大功能,打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的核心技术研发和转型高地,会聚高端人才和培养领军人才的教育科研基地。

  “未来,这里将聚集至少2万名研究生和留学生,3万名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青年学者和高端人才,成为中国西部名副其实的人才科研高地。”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自信地描绘着美好愿景,学校决心通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引领中国西部乃至“一带一路”的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站在“一带一路”向西的起点,西安交大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吸引了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参与,共同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高校和学术机构间在教育、科技、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打造“丝绸之路学术带”。

  面向第三个甲子的创业号角已经吹响,进入新时代的西安交大正蓄势待发。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既是代代交大人艰苦创业的写照,也是对今日西安交大人奋斗拼搏的激励。我们将牢记使命、攻坚克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西安交大党委书记张迈曾说。

标签:西安
责任编辑:张茜茜张茜茜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