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教育频道>> >>正文

教孩子“打回去”开错了药方

www.ijjnews.com  2017-05-05 16:09  来源:中国教育报
  

  小朋友之间时常会有点小冲突。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近日,四川乐山市某幼儿园对家长做了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

  每个孩子的天性都不一样,孩子与同龄人发生“冲突”的具体情形也会不一样,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主张孩子被欺负时,必须打回去,其合理性已然是可疑的。在幼儿园的调查,以及新闻与评论的跟帖后面,主张“打回去”都占据了上风。个中缘由,值得深思。

  遇到冲突,家长告诉孩子不应害怕、怯弱,这当然没问题。可教育毕竟是复杂的,指望孩子健康的人际交往与处事方式以及人格养成等,都通过“打回去”来实现,显然是过于简单化和粗暴化的教育理念。不过,这种原则性的教育,却似乎满足了不少家长的教育需要。比如,一些家长不是不重视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但因主客观原因的限制,或并没有太多精力以及科学方法去引导孩子,那么“打回去”便让不少人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自认为可以据此让孩子不受欺负,少吃亏。

  这种“打回去”思维的流行,并非一天养成的,而更像是一种“报复性反弹”。过去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文化,大多推崇的是“孔融让梨”式礼让理念。到了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增加,孩子的“狼性”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推崇,这些年狼爸、虎妈式教育的火爆,就是一个明显佐证。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打回去”的教育理念自然不乏市场了。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多发,也让一些家长对于孩子的冲突处理,多了些现实焦虑。不少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时,仍大多主张“各打五十大板”“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很容易让家长形成一种认识:第三方处理难以为孩子提供有效保护,只有“以暴制暴”打回去,才能让孩子不吃亏。当前一些校园暴力事件因为处理不当,最终上升到家长之间,甚至家校之间的冲突,就颇能说明问题。不过,纵使在这种现实面前,“打回去”也值得商榷,因为孩子进行武力式“私力救济”,最终反而可能加剧矛盾,让自己陷于更大的伤害之中。

  不管是家长对于“打回去”的迷信,还是学校在处理校园暴力事件上缺乏让人信任的能力,说到底都反映了目前教育理念中规则意识的缺乏。孩子与同龄人冲突,一般都无主观上的恶意,相较于必须打回去,更重要的是,还是应让孩子学会自我保护。要让孩子在不同的情形下,都能以恰当的方式去管控好冲突,平衡人际交往的边界。一味主张“打回去”,既缺乏教育的弹性,也容易引发更大的事端。相较而言,理性的做法,应是告诉孩子,碰到被欺负,应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让他们明白,有比自己打回去更好的保护自己的方式。

  到今天,依然有人坚信“孩子会打人,就不会吃亏”,甚至把打人视为一种能力,将不打回去与懦弱等同起来,无疑是一种危险的思维。一有冲突就打回去,是以一种成人思维和丛林法则来处理争端。一些孩子之间的小冲突,本来是正常的、难以完全避免的,只要家长、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即可化解。告诉孩子规则的界限在哪,怎么保护好自己,怎么维持一种合理的交往边界,做到不卑不亢,显然才是正道所在。                      (作者朱昌俊,系媒体评论员)

标签:孩子
责任编辑:张茜茜张茜茜
热点推荐